台灣夏天的清涼味

滿滿堆著仙草、愛玉、紅豆綠豆的傳統台式刨冰

「春天不是讀書天,夏日炎炎正好眠,秋天一過冬天到,收拾書包好過年。」這是我這個懶學生的座右銘。一年四季,季季都不是讀書天。

「夏日炎炎正好眠」,我們全家從大陸遷到台灣後,我才真正領會夏熱的滋味。剛到台灣,沒有冷氣,那種熱像是蒸籠裡的悶熱。上學時,坐在熱騰騰的教室之中,老師在台上講課,學生就在台下打瞌睡,尤其是下午的課,大家更是昏昏欲睡。

就因台灣天氣燠熱,加上台灣人對吃的創意,台灣的防暑小吃,種類繁多。其中最簡單的莫過於綠豆湯。綠豆湯性涼,清熱解毒。記得童年時,每到夏天,媽媽總會準備一鍋綠豆湯給家人解熱。還有,當時街上會出現手推車叫賣酸梅湯,招牌上寫著「正宗北平酸梅湯,生津止渴」,想必是遷台的外省人帶來的。酸梅湯由烏梅、仙楂、冰糖、甘草等中藥熬煑加冰而成,烏梅取其酸,冰糖取其甜,後來有人更以加桂花、陳皮,以特有香氣吸引顧客。也有人為了衞生,去中藥店買材料,在家自己熬煮。我到美國以後,發現店家有賣「酸梅湯材料包」,買現成的材料包,倒入鍋中兌水一煮,就是酸梅湯了,更加方便。

酸甜消暑的愛玉冰

台灣的夏日消暑涼品還有愛玉、仙草等,愛玉是透明的瑪瑙色,仙草則色黑,兩者容易辨認。愛玉是台灣的特產,盛產於中央山脈的一種藤本植物,纏繞於岩石或樹幹之上,雌雄異株,雌果有豐富的果膠和果膠脂酶,愛玉子可在水中搓揉成果凍,加碎冰和檸檬汁成愛玉凍。據連雅堂著《台灣通史.農業志》記載:「某有女曰愛玉,年十五,楚楚可人,長日無事,出凍以賣,飲者甘之,遂呼為愛玉凍。」愛玉與另一種亞洲植物薜荔(音畢利)相似,所以有人稱之為變種的薜荔。

清涼退火的仙草凍

涼粉草(Chinese Mesona),台灣叫「仙草」,色黑,有特殊香氣。潮汕稱「草粿草」,是涼粉(燒仙草)的原材料。涼粉顧名思義,是降溫解暑的寶物。仙草用水煮後,過濾,可煮成茶,但一般用澱粉勾芡,做成仙草凍,仙草以台灣新竹關西最有名,稱「關西仙草凍」。

而台灣最直接的解暑妙方,莫過於吃冰了。早期台灣的冰店都十分簡陋,我們到冰店吃冰,吃的是「刨冰」。老闆從冰箱中取出一冰塊,放在一個刨冰機上刨出白花花的冰粉,上面再澆上糖水,就是解暑的最佳良方。後來經濟富裕了,刨冰上的配料愈來愈豐富,有十來種配料供人任意挑選,上面提到的綠豆、愛玉和仙草都可添加。我最愛的是芒果刨冰,刨冰上擺滿層層香甜的新鮮芒果切片,再澆上濃濃厚厚的煉乳,看了就叫人食指大動,饞涎欲滴。

在台灣的學生生活中,最叫我懷念的莫過於邀約三五同學或友人去冰店吃刨冰。大夥逍遙自在地一邊吃冰消暑,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談天說地,談當時最喜歡的明星什麼的,那段年輕的時光多麼無憂無慮!吃了刨冰之後,我們的心也不煩躁了,台灣的夏天似乎也不那麼炎熱難當了。

童年時的冰棒很簡陋,就是糖水加色去冰凍一下。我讀台大時,大一住台大第三女生宿舍。記得每到夏日黃昏,在燈光暗淡、天氣炎熱和蚊蟲叮咬下,我就無心讀書,便拉著室友去福利社吃冰棒。福利社的冰棒是台大農學院自己研發出來的,紅豆冰棒和花生冰棒特別好,味足,甜味適中,當時覺得此味只有天上有。多年後我從美國回到台灣,發現當年的冰棒已遍布全台灣,而且更加美味了。

我出國之後,台灣流行起喝珍珠奶茶,後也傳到了美國,我一試之下,驚為天人,我特別愛吃奶茶中的黑珍珠。每次駕車去東區小台北買菜、吃飯,都會順便買一杯珍珠奶茶,炎炎夏日,在烈日照射下,一面開車、一面喝著回家,暑氣頓消。

在美國,中國超市什麼都買得到,愛玉、仙草都買得到罐裝的。我居住的洛杉磯是地中海型氣候,夏日高溫可達華氏百度,朋友們聚餐時,聰明的家庭主婦就做一大盆涼湯——倒入愛玉、仙草、各類熱帶水果及南洋的椰子、椰心等,再加一瓶百事可樂,再倒入碎冰塊,便合成一大盆融合世界各地風味的綜合清涼湯,作法既簡單又清涼止渴,是夏日特有的一道美味。

鸟雀邻居

我家座落在山坡上,左面是浓密的橡树丛林,有一群乌鸦栖息,我们经常听到乌鸦啼叫。

乌鸦喜欢群居,俗语说“乌合之众”,就是指乌鸦的这个特性。乌鸦一来就是一群,可能是邻人喂食,所以经常有一群乌鸦飞入邻人家,飞出来时口含一粒白色食物。我家山坡下面是一个小区公园,围着一圈地下水道,流水涓涓,正好提供乌鸦饮水。有时一群在草地上群游的黑鸟,突然飞起,一片乌黑撞入园中,使我想起希区考克的电影《鸟》。

我们最常见到的是乌鸦成群结队,在草地之上,在树顶叶梢之间,嬉戏游玩。但每到黄昏,则是夫唱妇随,在山谷间享受清风,比翼双飞。

但乌鸦也是攻击力很强的物种,我们常听见鸦群呱噪不安,群起抵抗入侵的其他鸟类。有一次我们忽然发现园中有脱落的黑色羽毛,也没在意,后来发现一只中型小鸟跌落在我家玫瑰园中,头破血流,己经被大鸟啄死。我们这才发现就在一个平安宁静的夜晚,屋外曾有过一场血淋淋的大战。

每当我们看到鸟鸦在园中昂首阔步,巡来巡去时,就有不祥之感,一定有小鸟遭殃了。我家屋檐之下显然是小鸟遮风避雨的好地方,年年都有小鸟来筑巢。有一次我老公看见一只乌鸦在园中踱来踱去,行迹可疑,就在附近观望。果然看到这只乌鸦朝鸟巢扑上去,我老公一个箭步上前一挡,才把小鸟救下,第二天再去观看,已不见小鸟踪迹,只有一地鸟毛。小鸟一定成了鸟鸦的大餐,使我们伤心至极。奇怪的是,小鸟们似乎並不知世态险恶,第二年,又有新来的鸟儿在檐下筑巢,然后失去了踪影,又留下一地鸟毛。

我家车库有一玻璃窗,三月野菊五颜六色, 満山遍野,煞是好看。有一天,我老公忽然叫我,说有小鸟撞窗的奇迹要我去看,我赶忙跑去,原来在阳光照射之下,满山繁花在窗上层层叠叠地反射回来,比真花更丰富,更有层次感,怪不得这只小鸟,误以为是满山繁花,猛扑不止昵!

林江画院画家林建清绘画作品

我家大门走道,有两排意大利柏,每排六株,枝干挺直高大,十分壮观。每年夏天午后,就有几只白鸟,停在树顶,东张西望, 十分可爱:

白鸟三三两两

歇足意大利柏树之上

高瞻远望

山峦环绕着小小村庄

绿荫 红瓦 白墙

迎着晚风 面向夕阳

“柏树观鸟”于是成为我家特有的景色。

小鸟筑巢是很奇怪的,我家有一小盒杀无壳蜗牛药,说小真的很小,大约8/11吋大小,老公用了几次,就随手放在户外,想不到就这么狭小的空间,居然吸引了一家麻雀,在里面挤下夫妻两鸟,还生儿育女。本来我们也不相信盒子中间有鸟巢,后来注意到,到了下午就有一两只麻雀在蜗牛盒附近跳来跳去,同时还有一只乌鸦,虎视眈眈地在附近徘徊不去。我老公这才去探看,幸亏蜗牛盒太小,乌鸦连头都伸不进去。等小儿长大了一点,两夫妻就带着小鸟飞走了。奇怪的是,如此拥挤,如此狭小,如此窘迫,他们居然年年前来在此安居。也亏得屋小如此,才得以保命。今年过了三月,我老公再去探视……小小麻雀又回来了呢。

日升月沉,日复一日,小鸟故事多,小鸟的世界,正如那首英文歌《破晓》所唱“天亮了,花开了,黑鸟鸣唱……天已破晓……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。”

世紀瘟疫經歷記(CODVID-19)

誰也沒想到,2020的鼠年會以這種形式到來,新年、春節、春天都過得十分暗淡。先是武漢發生瘟疫, 我有一表弟住在武漢,這瘟疫來得極快,傳染也極快。中國政府很快就下了封城令。我遠在美國,隔岸觀火,就寄e-mail祝福他們。誰知道,這瘟疫三月就傳到了美國,很快感染人數就超過中國,居世界第一。

三月初,正好春假,也正好是我們運動課老師的生日。大家早有約定:等這學期結束的禮拜五,大家聚餐,請老師吃飯。誰知星期五,一上課同學們臉色沉重,我不知就理,還追問聚餐的事,有位同學直爽地說了:「疫情嚴重,學校要關門了。」「誰說的??」我大驚。「學校來禁足通知了!」原來學校用 e-mail 通知我們,遵守州長命令,從今天起不上課了。我看到學校通知,但沒注意內容。原來這星期五是最後一天上課。我聼見有人在問:「關到什麼時候呢?」「也許永遠吧!」

想不到這會是疫情初期的最後一堂課,我以為同學會抗議,誰知道大家很聽話的同意了。更想不到老公參加的網球會掀起激烈的爭吵,正反兩面互不相讓,最後還是聽州長命令,大家停止運動為要。

美國人如此聼話真不可思議。我曾在美國政府工作多年,對美國人的不聽話記憶猶新,我最記得有回上級有令員工得接受吸毒測試。想不到會引起軒然大波,一片反對之聲,弄得我「習慣聽從政府命令」的人一頭霧水,政府工作人員吸毒測試有何不好? 同事回答:「這是侵犯隱私權」。理由是測毒只有95%可靠。如果你不幸錯入5%,那就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。

後來事實證明美國不聽話的人很多。雖然疫苗是免費提供的,人人都可以打,就是有很多人不打,所以以後第二波很多人得病就是因為不打疫苗的結果。其中我以為最不聽話的就是總統川普,他每次都故意不戴口罩,有一次他居然戴了口罩去視察美國退伍軍人醫院,他戴了一個黑口罩,威風凜凜的帶了一批戴黑口罩的閣員,巡視醫院,因為他平常不戴口罩顯顕得很特別,甚至古怪。

想不到病毒蔓延到全美國以後,一發不可收拾。禁足從三個月,到一年…兩年都還未停,一些自由自在的「小確幸」一一被剝奪後,我忽然想起:「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」。禁足期間,我們成了沒有活水的魚。

烽火一年後,日日家中坐,其中最擔心的是口罩,老公對口罩一向冷冷淡淡、要理不理的。有天、股票大跌,一天跌千奌,他這才驚覺危險已近,他開始四處找口罩。此時市面口罩早已賣光,他靈機一動,以前,他曾請人漆房,漆房人就靣戴口罩,他立即直奔家得寶(Home Deport)油漆部,果真還有大批存貨。我老公立即買下95型手術用最佳口罩,以解決燃眉之急。
說實話,自從人人戴口罩開始,人就成了新物種。除了兩眼外,其他臉上五官都被捂住,最可怕的是人沒了笑容,講話要放大聲量才聽得清楚,以前人與人之間要拉近距離的呼籲,已全功盡棄,人類又要回歸髙科技之後的距離感。

每回人間有大災大難,世界歷史就會經歷大改變。因為這次疫情長達兩年多,所以美國人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:習慣戴口罩、洗手,都是很好的習慣。

黑死病和西班牙流行感冒是歷史上瘟疫的黑暗時期,拖了好久才結束。現在非常幸運,有了mRNA新科技,所以瘟疫在很短時間就得以控制住了。

這次瘟疫,我以為對美國最大的影響應是地理觀念的改變,現在很多事只要用電腦,就不必事事親為了,例如上課或開會,只用電腦或Zoom 就可以了,這確實節省了人們在「旅行」上所花的大量時間與金錢。尤其洛杉磯城像蜘蛛網一様四面八方,無止境的擴充,汽油的大漲價更使人不得不考慮「行」的問題。現在的人可以不必拘於工作的地方, 借著網路,遠距離工作已漸成為新的工作模式。

通貨膨脹、物價飛漲,貧富差距愈來愈大。經濟的衰退使一般小民生活愈來愈困難。長久以來,物廉價美的美好日子,也許永遠都回不來了。

對我們而言,我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:譬如說我們不再整天往小臺北去買菜、吃中餐了。我們買菜也從小臺北中國超巿改為鄰家菜市場了,並發現很多菜其實鄰家菜場也有,我們日常生活變得本地化、美國化了。
人生的幸福是樁樁件件「小確幸」的累積。老公是我家的採買。他以前每次打完網球,就順便買菜回家,也順便帶回超市現磨現煑的免費新鮮咖啡樣本。退休後我的兩大享受:免費的現磨咖啡和老公的善體人意 ,在禁足後,就沒了。我就問:既然現在沒有免費咖啡可喝了,我們可以自己去喝咖啡呀!

虎年的正月初一陽光明媚,風和日麗,真是難得的好冬天,我老公就說: 今天去喝咖啡吧!

這小小的加州千橡城西湖村還真是喝咖啡的好地方,到處都是咖啡店,而且家家髙朋滿座。我們就找了一家有法國名字的店,剛好這個小店被陽光照射,雖是隆冬,仍十分溫暖。我們就坐下來點了咖啡,和一盤點心。小鳥就在四周的桌椅間飛來飛去,搶著吃我們剩下的麵包屑。現在,兩人去店裏喝咖啡成為我們老夫妻的新嗜好了。

在一片哀聲嘆氣的疫情中,唯一能鼓舞我的是火龍果了。本來日子怱怱過去,日日家中坐,那裏都不敢去,因你不知病毒「怎麼」會纒上你,「什麼時候」會纒上你。本來以為夏天髙達華氏百度髙溫定可驅毒,誰知病毒並不懼熱,及夏天過了一半。我才忽然想起,夏天不是火龍果季節嗎?我到園中一看,火龍果已結了苞,快開花了呢!自此,我的生活有了生氣,有了希望,我每天去看火龍果。火龍果花酷似曇花,也是半夜開花,但花比曇花大數倍。最重要的是開花後會結一個碩大、美味多汁的果實。在期盼中,日子充滿了希望,我日日等待,從結苞、開花、結果、果變紅、果成熟…每一個等待都是機會, 每一個等待都是希望,都是沉悶燠熱日子中的陣陣清風。

直到今年五月,美國新冠病歿人數己破百萬,全球估計1500萬人去世。終於…第三個春天來了,因疫苗的施打,瘟疫逐漸遠去,在春花燦爛、鳥雀髙唱、蝴蝶飛舞中,世界似乎在逐漸恢復正常中,只是瘟疫的亞型變種仍層出無窮,使得病毒的徹底消失,似乎仍遙遙無期…

原載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2022《大疫中的爱与恨》